近日,郑州一老先生拉着孙女猛拍公交车门要在路口上车,上车后还大骂女车长。但小孙女说的话却让车长直掉泪:“爷爷,是你不对,车没进站不能拦门上车!你再这样以后不用来接我!阿姨对不起,是我爷爷不对。”1月17日,据报道,阿里公益“天天正能量”将奖励小姑娘5000元正能量奖金。该消息发出后,网友纷纷为小姑娘点赞。网友“琮琮那年”说:“我们没法改变过去,却可以重塑未来。诚信、担当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尺,小姑娘正是代表了我们国家的未来,她的美好品德见证了文明进步的力量。”
网聚观点
为这个明理的孩子点赞
@Xianyunyehex:我是一个任教40年,现在已经退休9年的老年教师,我很受感动,为这个明理的孩子点赞!
@MhasN:车没进站不能上车,这是守规;大人与别人发生冲突敢于发言,这是勇敢;不论亲疏向理不向人,这是正直;“再这样别来接我”制止爷爷,这是智慧;向人道歉,这是礼貌;难得的是代人道歉,这是担当。
@琼之驴:这小孩太懂事了,将来一定有出息。这就是祖国的未来,现代国家文明的进步,为祖国的希望点赞!
大河网网友“gugu燕”:3岁看大,7岁看老,满满的正能量,对小女孩的点赞也是对社会公德的守护。对比之下,小女孩的真诚、勇敢、无私显得弥足珍贵。
她给大人上了一堂文明课
@牧心:读书明理,做人成才。大人在生活中往往漠视一些细小的规则,而孩子却能坚守文明,遵守规则,让人欣慰。
大河网网友“这就是生活QZ”: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说,要讲文明,懂礼貌。但是一到具体事情上,可能就会表里不一,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先入为主。“孙女替爷爷道歉”给大人们也上了一堂文明课。教育孩子需要以身作则,想要孩子养成好习惯,大人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,时刻为孩子做榜样。
@萌萌哒小蝴蝶:老一代人有他们的生活习惯,我们不能强迫他们硬要跟上我们眼中的素质,年纪大了大家应该多些包容。我们只希望年轻一代能更好,严格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大河网网友“哦耶悟空小姐”:换位思考、将心比心、相互宽容……这些都是人与人交往的必胜法宝。小女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给我们做出了示范。讲文明不在年龄大小,谁做得对谁就该是我们的榜样。
孙女替爷爷道歉反映了教育的进步
@成长的苏: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,这小姑娘代表了新一代的素养,小孩子如此,大人更该做好。希望新一代的孩子都能这么讲文明懂礼貌。
大河网网友“郑少无双”:社会在进步,人们的素质也会一代代不断提高。自身的修养能影响到身边的人,身边的人又能影响周围的人,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不能光靠政府,人人都该参与其中。
@ID-志杰:老人代表了我们的历史,孩子代表着我们的未来,我们无法改变历史,但我们可以塑造未来。
大河网网友“松子草莓”:只以分数论高低,不以德育较高下的观念已经过时了。孙女替爷爷道歉反映了教育的进步,她表现出了良好的教育和修养,我们也要为她的教育者们点赞。如果人人都能像小女孩这样坚守规则,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和谐,也会有更多正能量涌现。
记者连线
教育应先教做人,再成其才
“这件事情虽小,意义却大,既润泽人心,又温暖社会。这样文明的个体、文明的事例越普遍化,就越能表征社会的文明程度、和谐程度。”1月18日,焦点网谈记者采访了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、教育学博士崔振成。
崔振成认为,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,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直接、最深刻的教育影响资源;老师是孩子慧命的培育与引领者,关乎孩子完整世界观和认知结构的建构与生成。因此,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,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要素,家长和教师的德行修养直接影响孩子灵魂的塑造。只有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形成一致性的教育合力,才能让孩子处善境、发善端、成文明人。他说:“小姑娘的文明善举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教育有所转向,‘唯分数’至上、以成绩‘论英雄’的异化教育,正在得到有力矫正,教育越来越表现出人文性、伦理性、精神性本质。学业与道德之间从来都不是对峙的,而是相互成就的。要办‘让人民满意的教育’,就要先教做‘人’,再成其‘才’。”
版权所有:河南日报、河南日报农村版、大河报、大河文摘报、大河健康报、河南商报、今日安报、今日消费、期货日报、漫画月刊、新闻爱好者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独家授权大河网发布,大河网原创及论坛、博客等原创信息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例: “大河网-大河报”或“大河网”。版权合作联系:0371-65796101。